小寒,宛若一张铺在案头的素笺,隐约若现的笔墨是瘦水寒山间的茫茫雪地。
寒山、寒雨、寒林、寒鸦......天地草木、林寒涧肃,在处处透着寒意的中国大地上,走进福建,却是另一番景象。充斥着咸咸海风的海岸上,一条条平整的鱼干像一面面鱼形的旗帜,迎着海风在架上摇曳。福建渔民有小寒晒鱼干的风俗,鱼干是福建人春节必备的食材之一,它的地位一如川渝的腊肉、金华的火腿、西安的蒸碗。而把鱼干作为春节的重头戏,也和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每年初冬,强大的大陆冷高压盘踞在蒙古和西伯利亚,受气压梯度等因素的影响,在中国华北地区风向为西北,华中地区转为正北,华南以南风向则转为东北。寒冷干燥的东北季风经过海洋后,裹挟着充足的水汽,在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区迎风面形成充沛的降雨。
伴随着东北季风,东海的洋流兵分两路,进入世界上流速最快的洋流黑潮。最高速度达2米/秒的黑潮,携带着大量的营养物质,引来了数量众多的鱼群,乌鱼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工人在采冰。
大自然丰厚的馈赠,在小寒节气与福建的渔民不期而遇。欢跳的乌鱼顶水而上,在洋流交汇中享受季节的美味,而福建的渔民破风斩浪,在潮头收获小寒的礼物。追随着季节的方向,乌鱼群在12月上旬开始从北纬24度向北纬22度行进,和乌鱼同行的还有箭鱼和鲨鱼。渔民跟随季风和鱼群与时间赛跑,渔网中收获的是年节的珍馐,也是人们对自然的热爱。
捕获的鱼在经过简单处理之后,时间便来到了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小寒节气。小寒的到来,虽然也让福建沿海的温度有所回落,但相比其他地区滴水成冰的天气来说,福建的小寒在捕乌鱼和晒鱼干的热闹中透着人间烟火带来的暖意。
小寒三候中,全是关于飞禽的物语。而对于靠海而居的人来说,海洋中的鱼和天空中的飞鸟一样,冥冥之中蕴藏着每一个节气赋予的独特礼物,书写着属于大海的那份节气物候。
北京的腊八粥、南京的菜饭、东北的冰戏、福建的晒鱼干……小寒节气里不同的是各地的温度和习俗,而相同的则是同一血脉里流淌着的中国情结。